
分拆上市与市场背景 - 名创优品计划分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旨在更准确反映其自身价值并吸引看好潮玩产业的投资者[2] - TOP TOY已于公告当日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和中信证券[2] - 港股市场潮玩品牌上市活跃,泡泡玛特和布鲁可年初以来股价涨幅分别达约196%及45%,卡游和52TOYS也在今年相继冲刺港交所[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TOP TOY于2020年由名创优品孵化而来,名创优品目前持有TOP TOY约86.9%的已发行股本,为其控股股东[4] - 公司业务模式获得淡马锡认可,于今年7月底完成由淡马锡领投的5940万美元战略融资,交易后估值约为13亿美元(约102亿港元)[9] 产品战略与IP布局 - 产品重心与泡泡玛特差异显著,TOP TOY采用全品类覆盖策略,不仅限于盲盒,更侧重手办,产品矩阵涵盖手办、3D拼装模型及搪胶毛绒等[4] - IP战略侧重于“授权IP+自有IP”组合,授权IP占主导地位,核心是通过重新创作获授权IP挖掘其商业潜力[6] - 授权IP存在生命周期风险,例如迪士尼和蜡笔小新IP的授权将分别在2026年和2027年到期[6] - 自有IP很大程度上依靠收购,数量从2024年6月底的8个提升至目前的17个,授权IP目前为43个[7] 经营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6月底,TOP TOY在全球拥有293家门店,其中海外市场10家,同期泡泡玛特拥有571家门店[8] - 同期TOP TOY注册会员数量超1000万,而泡泡玛特2024年上半年单新增注册会员就达1304万人,6月末会员总数5912万人[8] - 门店数量从2022年末的117家增长至2024年6月末的293家,其中TOP TOY合伙人门店从109家增至250家[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0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133亿元[11] - TOP TOY总收入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9亿元,2024年上半年收入达13.60亿元[11] - 公司2024年及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6%及58.5%,低于同期泡泡玛特的106.9%及204.4%[11] - 潮玩产品销售收入是主要来源,2024年上半年自研产品收入占比为47.2%,较2023年的53.6%有所下降[12][1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2.4%,明显低于同期泡泡玛特的70.3%和布鲁可的48.4%[13] - 期内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3838.3万元改善至2024年的盈利2.94亿元,2024年上半年利润为1.8亿元[13] 管理团队 - 执行董事兼CEO孙元文为90后,曾担任名创优品业务部门运营总监,是创办TOP TOY的提出与执行者[9] - 首席财务官晏晓娇也从名创优品调任,曾主导名创优品预算体系及财务BP的搭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