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核心框架 - 研究通过构建生育友好指数对全国31个省份的生育友好程度进行首次量化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度量衡”[3] - 指数体系基于生育率转变理论等,从“愿意生、生得好、养得起”三个核心维度出发,包含生育状况、生育保障、生育支持三大一级指标及17项三级指标[3] - 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CRITIC法组合赋权,以避免单一赋权的局限性[5] 全国总体评估结果 - 全国生育友好总指数得分为82.73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省际差异明显[5] - 生育保障水平较高,生育状况中等偏上,而生育支持最为薄弱,得分仅为70.41分[5][8] - 省域得分整体呈左偏分布,说明大部分地区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 区域排名与典型省份分析 - 云南(92.95分)、浙江、吉林得分居前三位,全国共有三个省份得分超过90分[5][6] - 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排名相对靠后,表明经济水平高并不必然等于生育友好[5][7] - 得分最低的地区为西藏,其孕产妇死亡率高达46.7,每千人口托位数仅为0.52,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6] 生育支持维度深度分析 - 生育支持是衡量生育友好的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决定生育友好程度[5] - 浙江省在生育支持方面得分最高(91.89分),其平均有支付机制的产假天数为173天,高于全国标准的158天,每千人口托位数3.4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92.66%,城镇登记失业率2.6%[8][9] - 云南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提供2000元和5000元一次性补贴及800元年度育儿补助,实现省级育儿津贴全覆盖[6][9] - 广东、四川得分较低,四川有支付机制的产假天数仅98天,育儿津贴覆盖率为0,每千人口托位数2.2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部分地区存在生育支持与生育状况错位现象,如湖北、湖南、吉林、辽宁等地支持先行但未转化为更好生育状况,而西藏、四川、山东等地生育状况良好但政策支持不足[10] - 建议强化生育状况监测和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各地需因地制宜解决支持与状况间的错位,并加强政策宣传与反馈机制[10]
研究: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公布,云南为何位列第一?
搜狐财经·2025-09-29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