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劏房问题现状 - 香港有数十万人居住在条件恶劣的劏房中,月收入中位数仅为11,500港元,近一半收入用于支付租金 [4][5] - 93%的住户在今夏感受到比往年更酷热的煎熬,35.7%的人居住在无通风环境,4%的人生活在完全没有窗户的空间里 [3] - 鰂魚涌益昌大廈和深水埗等老城区是非法改建劏房较为集中的区域 [8][9] 问题深层成因分析 - 租赁市场存在严重的“柠檬市场”效应,信息不对称导致劣质劏房驱逐合规房源 [12][16][17] - 房地产的“双重属性”失衡,房屋被过度金融化,其投资属性严重挤压了居住功能 [20][21][22] - 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制度时滞”,问题恶化速度远超政府干预措施的推出速度 [25][26][27] 政府已采取的政策措施 - 香港政府近年来通过增加公共房屋、兴建简易公屋和过渡性房屋来缓解问题 [6] - 立法会于今年9月26日通过新条例,将从明年3月开始加强对劏房的管理 [7] - 推出“简朴房”认证政策,旨在通过设立最低居住标准为市场划定质量红线 [41][43][44] - 推行“社区客厅”计划,将学习、餐饮等公共性功能从私人劏房中剥离,在社区层面建立共享平台 [42][49][52] 政策面临的挑战与潜在解决方案 - “简朴房”政策面临合规成本转嫁风险,业主可能通过提高租金将改造成本完全转嫁给租户 [45][46][47] - 解决住房市场困局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由“社会型企业”主导的租赁市场,填补“夹心阶层”的住房选择空白 [58][59] - 土地供应制度亟需变革,应更灵活高效地利用新界北部的“棕地”等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 [60][61] - 需通过税收政策、土地供应方式等多元手段抑制过度投机,强化房屋的居住功能 [32][34]
香港劏房正在消失
虎嗅·2025-09-29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