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硬件的“实用”临界点,到来了吗?
36氪·2025-09-29 17:56

AI硬件市场格局与核心赛道 - 2025年AI硬件成为厂商押注和资本涌入的核心战场,主要集中于三个强势细分领域:AI学习机、智能手机和AI眼镜 [1] - AI教育硬件作为需求稳健的"压舱石"持续发力,AI眼镜作为"新物种"全球快速爆发,形成"百镜大战",智能手机则经历从功能叠加到体验重构的深层AI化变革 [1] - AI硬件创新浪潮不止于核心赛道,更广泛消费与产业领域出现新锐品牌,如生成式AI吉他、AI纪要产品、AI陪伴玩具等,勾勒未来智能终端多样化图景 [23] AI教育硬件的价值重构与生态竞争 - AI学习机精准切中传统学习机未能满足的个性化、互动式学习需求,通过智能交互实现产品价值重构,从单向知识传递的"电子教辅"变为动态规划学习路径的智能设备 [5] - 头部教育厂商好未来、作业帮、希沃等与阿里云深度合作,依托其AI云服务与大模型能力推进教育场景智能化升级,合作开发个性化、沉浸式学习解决方案 [5]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构建以硬件为入口的生态体系,通过整合内容、数据与服务拓展教育智能终端的场景边界与用户黏性 [5] - 以希沃学习机为例,AI提升内容搜索体验,降低互动难度和优质教育资源获取门槛,并通过与阿里云合作上线个性化知识图谱,更好支撑个性化教学 [5] 智能手机的AI化演进与生态构建 - 智能手机作为AI To C第一入口,是大众接受度最高、体验最深入的AI硬件,为大模型在物理空间落地提供最庞大应用生态 [10] - 全球Top10手机厂商中包括传音、OPPO、vivo、荣耀等9家与通义大模型展开深度合作,手机AI化成为厂商下一个"战场" [12] - 传音借助通义大模型获得本地化AI服务深度支持,阿里云以"联合研发模式"推进大模型与终端硬件、系统、场景融合 [12] - 荣耀推出阿尔法战略打造AI终端生态,致力于让手机成为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体手机",其MagicOS通过系统级AI成为超级入口,YOYO智能体能感知理解用户意图及环境 [12] AI眼镜的品类创新与实用化进程 - AI眼镜试图重新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2025年为"百镜大战"元年,行业从新奇迈向实用,关键在于高频刚需场景的价值验证 [18][23] - 雷鸟创新发布彩色AR眼镜雷鸟X3 Pro等产品,并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合作打造行业首个面向智能眼镜的定制版多模态模型,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和识别准确率 [19] - 雷鸟通过系统级优化,将意图理解到信息返回时间控制在1.3秒内,视觉理解和问答准确率达98% [20] - AI眼镜需克服整机设计挑战,包括重量、续航、功耗到位,同时应对高性能带来的成本压力,并重构底层系统让AI与App协同 [20] AI生态构建的战略价值与行业趋势 - 构建AI生态成为智能硬件领域共同选择,从底层重构智能设备价值逻辑,从单一执行走向系统协同,从工具属性转向场景服务 [6] - 智能家居端美的坚持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中控屏作为家庭"智能大脑"与大模型最佳落地点,具备一体化情感交互能力 [6] - 涂鸦智能认为AI与IoT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硬件能主动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关键在于开放AI生态链实现跨品牌、跨场景设备互联 [6] - 单一硬件存在场景局限和数据隔阂,AI生态链通过打通设备连接、整合多模态能力,使不同终端协同运作、共享智能 [7] 阿里云的全栈AI服务与行业赋能 - 阿里云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从底层AI算力、通义大模型到上层开发工具的全栈AI云服务,其核心价值在于跨越单一硬件厂商和品类界限 [14][16] - 阿里云运营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是全球少数能做到软硬件垂直整合的超级AI云计算平台之一 [16] - 通义多模态交互开发套件整合语音、文本、视觉等大模型能力,提供端到端开发平台,使智能终端厂商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50% [24] - 目前超过10万家智能终端客户接入通义大模型,包括雷鸟创新、出门问问、范式智能等多个智能穿戴、智能玩具领域的AI新物种 [24] AI硬件创新的技术路径与未来方向 - AI硬件创新分化出三条明确路径:拓展硬件产品性能开发操作系统成为入口级场景;设备协同整合引入智能中枢;创造全新AI硬件品类 [17] - 智能硬件技术边界逐渐清晰,不再追求"全能",而是在产品创新中分化和深化场景,先让AI在硬件中变得实用和不可或缺 [24] - 未来通过开放协同生态平台,连贯、自然、主动的场景化服务将成为物理世界主流,智能硬件将融入能自我进化、跨端协作的"超级生命体"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