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兰关闭通道,中欧班列“停摆”13天,中国商人“极限操作”
虎嗅·2025-09-29 20:21

事件概述 - 波白边境口岸因俄白联合军演于9月12日关闭,导致中欧班列核心通道中断13天 [2][11] - 口岸于北京时间9月25日重新开放,首趟“义乌—马德里”浙江中欧班列恢复通行 [1][5] - 口岸关闭期间约350列中欧班列被阻隔滞留,所载货物包括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 [3][12] 行业影响与应对 - 波兰是连接亚洲和西欧的重要枢纽,每年约90%的中欧班列过境或抵达波兰,几乎所有班列需经马拉舍维奇进入欧盟 [11][12] - 物流公司为应对中断,向客户提供空运、海运、卡航等替代方案 [16][17][21] - 空运费用比中欧班列贵约3倍,海运价格比中欧班列便宜30%但运输时间长20至30天,中欧班列均箱成本在4000至8000美元 [23] - 卡航灵活度较高,可选择改道拉脱维亚等其他路线进入欧洲 [18][19] 恢复进程与线路偏好 - 业内估计,途经马拉口岸的中欧班列需三到四周才能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3][29] - 尽管存在南线等替代通道,但经波兰的路线因节点少、问题概率低,仍是兼具经济与便利的优选方案 [24][26] - 从宏观角度看,此次事件影响范围有限,2024年中欧班列仅占中国总出口比重的1.65%,占中欧贸易额比重约8% [27] 新兴运输方案 -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于9月22日首航,从宁波到英国仅需18天,远低于经苏伊士运河的40余天,也快于中欧班列中线的20余天 [30][31] - 业内亦期待中吉乌铁路全线贯通,预计将使新疆喀什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的货运时间从7至10天缩短至2至3天,降幅超60%,大宗货物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3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