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名司机,两辆卡车:编队行驶技术能否成为美国货运未来?
搜狐财经·2025-09-29 21:08

行业核心挑战 - 美国卡车运输行业承担全国70%的货物运输量,是物流体系的主动脉 [1] - 行业面临两大难题:司机缺口持续扩大至7.8万人,且60%以上在职司机年龄超过50岁,预计2030年缺口将突破16万 [1] - 油耗和人工成本占卡车运输企业总成本的60%以上,导致成本高企 [1] 编队行驶技术概述 - 该技术是一套融合智能感知、实时通信与辅助驾驶的协同系统,需符合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的二级自动驾驶技术要求 [3] - 头车由经验丰富的司机操控,尾车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车对车通信技术精准跟随,车间距可压缩至10-20米,仅为传统跟车距离的1/3 [3] - 尾车制动响应时间比人类司机快0.8秒,能大幅降低追尾风险,并实现一名主驾加一名辅助人员管理两辆卡车的模式 [3] 效率与成本效益 - 编队行驶可使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加州试点数据显示双车编队单程运输时间比传统模式缩短18分钟 [5] - 若在加州推广,每年可节省超300万小时运输时间,相当于多完成12万单短途业务 [5] - 尾车平均油耗减少12%-15%,头车油耗减少3%-5%,单辆卡车每年可节省超4000美元燃油成本,大型企业年均成本可降低百万美元级别 [5] 人力资源影响 - 编队行驶模式减少对熟练司机的依赖,尾车可由从业不满1年的新手担任,为新手提供实践机会 [6] - 参与试点的卡车运输新手司机留存率比传统模式高28%,有效缓解行业人才流失问题 [6] - 技术让司机工作更轻松,有司机表示每天能多跑50公里而不觉得疲劳 [6] 中国市场应用与展望 - 中国卡车运输行业同样存在痛点,司机缺口已超100万人,油耗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达25%以上 [8] - 货马达公司已在国内G6京藏高速开展测试,传感器在沙尘雨雪天气下识别精度达92%,并探索与智能调度融合的模式 [8] - 公司联合交通院校开发培训课程,涵盖8个模块,已培训超500名司机,学员考核通过率达89% [10] 技术普及的挑战 - 极端天气如暴雨、暴雪、大雾会干扰传感器信号和能见度,确保全天候安全运输仍是技术难题 [10] - 美国各州法规不统一,仅6个州出台专项试点政策,责任认定和保险条款尚未明确 [10] - 国内约45%的老司机对机器辅助驾驶心存顾虑,行业接受度需时间培育 [10] 未来潜力与预测 - 若技术渗透率达30%,美国卡车运输行业每年可减少1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减少260万辆家用车的年排放量,并将司机缺口缩小40% [12] - 未来5-10年,该模式很可能成为美国卡车运输的主流选择之一,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协同化升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