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概况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 - 该工具旨在破解当前投资困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1] - 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1] 工具规模与预期撬动效应 - 根据测算,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撬动投资约6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宽口径下基建投资总额的24.4% [3] - 预计政策工具落地后,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至4个百分点 [3] - 作为对比,2022年推出的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曾使当年基建投资增速从0.2%升至11.5% [3] 投资背景与当前压力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自6月起连续三个月放缓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 [2] - 1~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增长2.0%,涨幅均有所回落 [2] - 1~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 [6] 重点投资领域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农业农村、交通和物流以及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 [4] - 该工具作为"准财政"工具,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消费基础设施、"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新"(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 [5] 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倾向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向民营企业倾斜,其中将有10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民营企业 [6] - 即将发布的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将部署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1][8]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并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 [7] 政策效果预期 - 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三季度落地,乐观情形下有望拉动广义信贷扩张约4.4万亿元 [5] - 新工具形成的实物工作量有望拉动年内基建投资约2个百分点 [5] - 银河证券指出,在当前强调"精准、可持续"的稳增长政策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周期拉动有效投资的政策选择 [5]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重点聚焦AI及低空经济等领域
第一财经·2025-09-29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