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状况与资产处置 - 万达集团因下属文旅项目1.86亿元执行案被下达限制高消费令,但36小时后撤销,公司回应系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1] - 万达集团目前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达52.62亿元,另有47条股权冻结信息,加上万达商管和万达地产集团,万达系被执行总金额超过70亿元[1] - 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出售超85座万达广场,其中2025年5月一次性打包出售48座给太盟、腾讯、京东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2] - 公司出售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给同程旅行,以及快钱金融30%股权给中国儒意,并清空了包括美国传奇影业、英国圣汐游艇公司在内的海外资产[2] - 2024年和2025年,万达系累计处置资产超900亿元,业务已从多元化瘦身为商管和文旅两大板块[2] - 公司坚持通过市场化资产出售而非债务重组来应对压力,迄今未申请境内债整体展期,以保留信用记录[2] 行业转型与公司战略 - 行业正经历从高杠杆、高周转、高回报的快速扩张模式转向理性的阵痛期[1] - 公司早在2015年就提出从重资产向轻资产模式的战略转型,旨在剥离万达广场等重资产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风险[2] - 公司创始人认为优秀的企业需在顺境做最坏打算,在逆境做最好安排,这种忧患意识使公司在危机中获得喘息机会[2] - 个人魄力难以逆转行业和时代的洪流,行业红利的消退成为当前的主要压力[3] - 在行业寒冬中,公司仍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例如创始人于8月考察克拉玛依的招商引资和文旅发展项目[3] 市场评价与企业家精神 - 公司通过承担债务而非逃避的方式,守住了不烂尾、不欠薪的底线,赢得了舆论和公众的肯定与尊重[3] - 在市场规则之外,担当和信誉被视为比聪明和规模更重要的评价准则[3] - 企业家精神体现在逆境中坚守阵地、负重前行,选择不退、不逃、不躲、不甩锅[4] - 公司的还债历程被视为行业转折点的一个参照样本,展现了担当和承诺[4]
王健林被“限高”又取消 商业大佬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9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