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产业宏观背景与芜湖的战略定位 - 算力被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发动机”,全球需求持续升温 [1] - 芜湖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中华数岛”是其起步区核心,成为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地标” [1] - 我国智能算力主要分布于和林格尔、贵阳、芜湖等国家枢纽节点及北京、上海、深圳等AI超一线城市 [1] - 国家数据局目标在2023年底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 [1] 芜湖算力产业近期进展与规模 -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于2025年9月发布新成果,成功接入四大国家平台并新增6家数据中心 [2] - 芜湖一体化智算中心(“长江之芯”)作为安徽首个“东数西算”示范工程已建成投用,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也于2024年4月在芜湖规模上线 [3] - 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接入34家数据中心,汇聚通算近640P、智算近2.6万P、超算33.3P、量子算力2070比特,形成“四算合一”体系,算力比特数和算力制式数全国“双第一” [3] 芜湖发展算力产业的优势 - “国家队”身份是关键,芜湖是2022年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中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 [4] - 政策支持力度大,2024年安徽算力产业吸引力评价全国排名第6,政策支持和载体情况为强项 [5] - 能源充足,毗邻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安徽是长三角唯一净供电量为正的省份 [6][8] - 区位协同优势显著,光纤网络时延极低(上海、杭州5毫秒,南京2毫秒),能满足AI推理、电商、游戏等高要求业务 [9] - 芜湖建成智能算力规模占安徽全省70%,主要服务基础大模型训练和智能驾驶推理等场景,客户包括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等 [10] 算力产业与芜湖经济转型 - 汽车产业是芜湖首位产业,2023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0%,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157.1%,助力GDP突破5000亿元 [12] - 除汽车外,芜湖谋划数字经济、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四条产业“新赛道”,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 [12] -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可为华为智能汽车研发注入算力,形成紧密供应链配套关系 [11] 芜湖算力产业面临的挑战 - 面临长三角内部激烈竞争,如一体化示范区数字中心集群目标2027年智算规模6万P,江苏盐城、浙江嘉兴等地也发力算力建设 [14] - 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差距,与西部枢纽相比电价较高 [15] - 跨区域算力协调机制存在障碍,算力供需错配问题突出,例如合肥算力利用率仅为65% [15]
安徽第二城 又一个“起飞”机会已至?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9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