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消费、促产业,谁是普惠金融“摆渡人” ?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服务通过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场景融合的方式,解决新市民的消费痛点和企业在政策红利下的资金周转难题,以打通民生需求与产业供给的堵点 [2][12] 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与解决方案 - 中国新市民群体规模超过3亿人,其中蓝领劳动者占比超过60%,面临一次性大额支出能力弱、租房押金压力大等现实困境 [6] - 针对蓝领新市民购买生产工具的痛点,例如购买近3000元的电动车,提供6期分期免息服务,将月度支付压力降至约500元 [7] - 针对新就业大学生等年轻新市民的租房压力,例如一线城市每月3000元租金导致的1.2万元首次支付负担,推出“租房先住后付”服务,免除押金并延迟租金支付 [7][8] - 白条与自如交易宝的合作在一年多时间内累计为租客减免押金超过3亿元,服务超过24万人次 [9] 企业供应链的金融挑战与支持 - 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使企业面临补贴流程长、结算周期长、垫资金额高等“三长一高”难题 [10] - 以家电、3C行业为例,企业需先垫付补贴资金,如一台原价3000元的冰箱国补500元,企业需垫付500元,但回款周期长影响资金周转 [10][11] -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通过“京保贝”、“订货贷”等产品为商家提供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链条资金覆盖,例如帮助华为核心分销商在预订货阶段获得融资,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11] 京东金融的战略路径与模式 - 公司提出“三个融合”发展路径: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场景融合、内循环与外循环融合 [2] - 公司依托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协同模式,构建“需求激活-供给保障”闭环,充当政策与市场间的“转换器”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