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重要抓手
经济日报·2025-09-30 06:20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意义 - 中央发布系统性行动纲领,标志着全国碳市场进入全面深化、加速推进阶段,对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1] -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从电力行业开始,逐步向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扩容,目前已管控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1] - 截至今年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6.9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478.26亿元,市场活跃度与规模稳步提升 [1] 碳市场结构与配额分配机制 - 全国碳市场由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构成,二者通过配额清缴和抵消机制互相衔接,独立运行且互为补充 [2] - 碳配额分配是影响碳定价的关键因素,目前总体采用免费分配方式,基于碳排放强度和产品实际产量的方法确定应发配额量 [2] - 未来碳配额分配将从免费分配向免费与有偿相结合方式转变,逐步提升配额拍卖比例,以更好发挥碳价效率和功能 [2] 碳市场支撑体系与数据管理 - 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是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发挥的根基,旨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支撑国家减排目标实现 [3]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和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是重要方向,需提高碳排放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需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建立标准化的核查流程体系 [3] 企业参与碳市场的路径与影响 - 企业可通过节能改造、清洁能源替代等低碳生产方式,促进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 - 技术应用可帮助企业获得配额盈余,交易收益反哺研发,形成减排-收益-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4] - 碳市场发展将带动清洁能源、低碳装备制造、碳咨询等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并通过碳金融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低碳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