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亚:向种突破,向海图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30 09:11

南繁种业集群发展 - 崖州湾科技城已从传统南繁基地升级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超70%经过南繁孕育[1] - 科技城引入中种集团、国投种业、隆平生物等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百余家种业生态圈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业产业集群[3] - 科技城整合24家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形成“国字号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本地科研机构”的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为育种提供全链条服务以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成果转化[3] 人才与创新资源集聚 - 崖州湾科技城吸引了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累计引进1300余名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4] - 引入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0家涉农高校分支机构,设置60余个专业,累计招录农业方向研究生2178人[4] - 建成海南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种业相关专利加速授权,2024年试点单位赋权成果数量达230多项[4] 种业科技创新成果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箐两优3261”在3‰至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1][4] - 截至2024年12月,南繁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登记18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亿元[4] 深海科技研发进展 - 2024年7月,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成功完成海试,首次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海试水深4000米大关[5] - 三亚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科考船可当天往返,为深海研发提供极大便利[7][8]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入驻,培育了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