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释放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效能?
中国环境报·2025-09-30 11:09
监察服务化,以"有温度的执法"促成政企良性互动。生态环境治理不仅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柔性服 务。分区管控制度下的监察执法处罚与引导并重,形成"线上告知+线下帮扶"等服务型执法模式。线上 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推送生态环境治理要点,让企业对标自查;线下联合"环保管家"开展手把手培训, 帮助企业解决污染治理中的实际难题。这种"执法+服务"的方式通过主动引导,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 本,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治理,形成"政府服务—企业受益—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落地见效,离不开有效治理手段的系统支撑。推动科学精准的监管、注重服务 的监察、实时高效的监测共同发力、相互贯通,方能将制度效能向纵深充分释放,提高生态环保工作效 能。 监管集约化,以"绿岛效应"破解分散治理难题。分区管控制度的核心在于实现"集中管控、集约发展"。 针对同行业、同领域的中小微项目,通过集约化管理推动共享排污设施建设,既能降低单个企业的生态 环保投入成本,又能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这种模式打破了"各自为 战"分散治理的格局,将"小而散"的污染点位转化为"大而优"的治理单元,不仅提升了污染治理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