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瓶热”会重蹈下一场“酱酒热”式的泡沫吗?
搜狐财经·2025-09-30 14:2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白酒市场的“光瓶酒热”与曾经的“酱酒热”存在本质差异,前者是需求驱动型的结构性升级,根基牢固,预计将实现长期稳健增长,而后者是资本驱动型的品类狂欢,已出现退潮 [1][16][17][18] 酱酒热兴衰分析 - 酱酒热在2016-2021年经历爆发周期,产能从约30万千升增长至60万千升,销售收入从500亿元跃升至1900亿元,市场份额从3%快速提升至31.5% [2] - 酱酒热由茅台引领,其批发价从850元/瓶飙升至3700元/瓶,塑造了“酱酒=高端”的认知,为行业留下巨大价格操作空间和利润吸引力 [3] - 资本和渠道商大量涌入,至2021年酱香型白酒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 [4] - 茅台产能受限与市场需求激增形成供需缺口,为其他酱酒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实现了全价位覆盖 [5] - 2021-2025年酱酒进入退热阶段,茅台批发价从3700元降至1800元,降幅达50%,多个品牌批发价和销售额下滑,渠道库存预计需2年时间消化 [5] 光瓶酒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光瓶酒发展是一部“价格带跃迁史”,历经三个阶段:2000年前后“大统一”阶段,东北品牌主导市场;2010年前后“第一次换挡”,主流价格带从10元/瓶上移至15元/瓶;2020年“第二次换挡”,形成25元和40元双价格带并行 [7][8][9][10][11] - 2020年高线光瓶酒迎来产品爆发,玻汾销量突破1200万件 [10] - 2024年玻汾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光良销售额超过30亿元,光瓶酒整体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 [11] - 2025年名酒企业如洋河、泸州老窖等加大战略投入,光瓶酒赛道进入品牌化和品质化升级的新阶段 [11] 光瓶酒热与酱酒热的核心差异 - 发展路径不同:酱酒热是茅台引领下自上而下的品类热、利润热、资本热;光瓶酒热是理性需求、消费降级与高质价比需求共振的自下而上的热 [13] - 消费基础不同:酱酒以商务消费等“面子消费”为主,热度波动大;光瓶酒以自饮和小聚等“里子消费”为主,需求持久性强 [13] - 抗风险能力不同:酱酒对政策与行业周期高度敏感;光瓶酒需求根植于大众日常消费,受政策与周期影响小,过去35年已印证其强抗风险能力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