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亿私募阵营含“量”量持续提升,量化私募收益大幅跑赢
第一财经·2025-09-30 16:49

百亿私募行业格局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国内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4家,较2024年底的87家显著扩容 [2] - 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达45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包含混合型在内的含量化模式私募共52家,占比55% [1][2] - 与2024年底相比,量化私募数量净增12家至45家,主观私募净减少3家至41家,混合型私募缩减2家至7家 [2] 量化私募业绩表现 - 2025年1至8月,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29.45%,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为20.73%,量化私募收益率比主观私募高近9个百分点 [1][4] - 超90%的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超过20%,收益最低的锐天投资也达到14.44% [1][4] - 31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量化私募中,16家收益超30%,仅2家收益未超过20% [4] - 量化私募冠军稳博投资旗下7只产品1-8月收益均值接近43%,且全部在8月份创历史新高 [4] 主观私募业绩表现 - 百亿主观私募收益分化严重,头部私募复胜资产旗下产品收益均值高达56.86% [4][5] - 垫底的4家百亿主观私募年内收益率不足6%,包括东方港湾和林园投资,其1-8月收益率均值分别为3.37%和3.21% [1][5] - 在收益垫底的5家百亿私募中,有4家为主观私募 [5] 量化私募崛起的原因 - 市场环境方面,行业轮动加快、小市值风格占优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交易机会,A股成交持续维持在万亿元以上为策略运行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6] - 策略特性方面,量化选股对标指数,只考虑个股量价关系,没有主观选股的顾虑 [6] - 募资渠道方面,券商和第三方募集机构会首选量化或含量化模式的私募合作,导致量化私募产品新增募集规模增长更快 [3] - 自2022年以来,除2024年上半年出现短暂调整外,量化策略整体收益优于主观策略 [6] 行业趋势与潜在挑战 - 今年以来新增12家百亿量化私募 [1][2] - 主观私募产品募资难度较大,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不多 [3] - 随着资金涌入,量化策略拥挤度上升已成为共识,未来超额收益可能收窄 [6] - 部分头部量化机构开始探索多资产量化、宏观对冲等多元化路径以应对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