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叶国富复制「泡泡玛特」
36氪·2025-09-30 18:13

公司IPO进程与市场背景 - 潮玩品牌TOP TOY于9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首份招股书,正式启动IPO进程,目标是在创始人提出“三年内实现单独上市”后一步之遥 [1] - 公司于今年7月完成约4.2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市场对其拆分上市早有预期,公司正全力押注潮玩赛道 [1] - 潮玩市场竞争加剧,已有泡泡玛特成功上市,后有52TOYS、布鲁可等品牌争相突围,布鲁可1月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大涨40.85% [1][2]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营收实现高速增长,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至2024年的19.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7.7%,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6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 [3]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增长至2.94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32.7% [3] - 门店网络快速扩张,门店数从2022年的117家增长至293家,但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仅17家,扩张步伐明显放缓 [3][9] 母公司与渠道依赖 - 母公司名创优品作为控股股东持有TOP TOY约86.9%的股份,其全球7780家门店为TOP TOY提供了坚实的渠道基础 [3] - 公司对母公司渠道存在显著依赖,2022年至2024年通过名创优品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35%,2023年高达53.5%,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仍为45.5% [3][4] 行业竞争格局与IP战略 - 中国潮玩行业前五大零售商市场份额合计达20.7%,市场格局分散为后来者创造了突围空间 [2] - 泡泡玛特在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上断层领先,2024年营收达130.38亿元,2025年上半年单季营收138.8亿元,是TOP TOY同期收入的10倍以上,毛利率高达70.3% [5] - 公司IP结构以“自有IP+授权IP+他牌IP”为主,自研产品占比高达50%,但2024年授权IP产品收入达8.89亿元,占比接近一半,2025年上半年52.8%的收入仍来自外采IP [7] - 自有IP贡献收入有限,2024年自有IP收入仅为680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610万元,与授权IP收入相距甚远,公司目前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 [7][8] 海外扩张战略 - 公司于今年3月宣布全球化战略升级,目标未来五年海外销售占比超过50%,计划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开设1000家门店 [9] - 海外扩张初见成效,已进入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市场,泰国和马来西亚门店开业当月即盈利,月均流水达百万元左右 [9] - 海外收入从2024年的1181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8万元,占比从0.6%提升至3.9%,但体量远逊于泡泡玛特,后者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达50.7亿元,东南亚地区营收同比暴增619.1% [9][10] 行业前景与挑战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825亿元,2030年增长至2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11] - 行业竞争已从产品设计、渠道扩张升级为IP生态、全球布局的全方位比拼,自有IP的打造与运营成为决定企业天花板的关键因素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