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因泥石流事故停产,引发市场对全球铜供应紧张的强烈担忧,推动铜价创下阶段性新高,并促使多家国际投行上调铜价预期 [1][2][3] - 此次事故是继刚果(金)和智利大型铜矿出现问题后,对全球铜供应的又一次重大打击,加剧了供需平衡表从过剩转向短缺的预期 [2][3][6] - 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转型带来的强劲需求,与供应中断和增长受限的结构性问题,共同支撑铜价的中长期上行趋势 [6][7][8] 铜价走势与市场预期 - LME铜期货价格在事故后升至10442美元/吨,创下2024年5月以来最高位,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8.5% [1] - 高盛将全球铜市预期从“过剩”转为“短缺”,摩根大通预计第四季度LME铜价平均为每公吨11000美元,远高于7月份每吨9350美元的预测 [1] - 花旗将今年四季度的伦铜价格预测从10000美元/吨上调至10500美元/吨,高盛重申到2027年每吨10750美元的长期看涨前景 [7] 全球铜供应冲击事件 - 印尼Grasberg矿山事故导致自由港公司宣布不可抗力,预计2025年四季度减产20万金属吨,2026年减产近27万吨,最早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水平 [3] - 全球第四大铜矿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因矿震事件,将2025年产量指引从52万-58万吨下修至37万-42万吨 [2] - 全球最大地下铜矿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因地震坍塌,预计今年产量缩减30万吨,较此前预期低约11% [2] - 三起矿山事故合计可能使今年全球铜产量减少约6% [3] 事故对供需基本面的具体影响 - Grasberg矿场事故预计对2025、2026年全球铜矿供给分别造成0.9%和1.1%的损失,由于铜市处于紧平衡,1%左右的供给变化会导致供不应求 [3] -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可能将2024年全球铜精矿增量预期从近50万吨大幅下调到10万吨级别,2026年增量也将受事故影响而下调 [6] - 事故导致东南亚地区电解铜供应紧张,并将施压2026年长单谈判 [3] 印尼矿业背景与风险 - Grasberg矿山为运营方自由港公司贡献了近30%的铜产量和70%的黄金产量,事故导致其股价在一周内跳水超20% [4] - 印尼政府通过国有矿产公司在Grasberg铜金矿的持股已达到51.24%,自由港公司持股降至48.76%,事故可能促使印尼政府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国有化 [5] - 印尼自2023年开始禁止铜精矿出口以推动下游化,但国内冶炼能力不足,自由港配套的冶炼厂项目进展曲折,影响了铜精矿的消耗和出口 [5][6] - 印尼铜矿储量2100万吨,占全球比重2.1%,2024年铜矿产量103.24万金属吨,占全球比重4.5% [6] 长期需求驱动因素 - 能源转型是核心驱动力,每辆电动汽车需铜25至50公斤,是传统汽车(8-12公斤)的三到四倍 [7] - 人工智能发展推高铜需求,铜是数据中心关键组件,大模型耗电倒逼电网升级也将增加用铜 [7] - 国际能源署估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为27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100万吨 [7] 价格前景与影响因素 - 铜价可能继续受到供应中断、精矿供应紧张、冶炼减产以及美国以外地区库存紧张的支撑 [8] - 美联储降息预期在宏观面上为铜价提供上行动能,预计年内及2026年铜价中枢将震荡走高 [8] - 短期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国庆假期可能带来一波抛压,需关注社会库存、LME现货升水等指标 [9]
印尼矿难搅动全球“赤金风暴”,铜价猛涨至高点徘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30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