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优势 - 中国小风扇生产成本极低,单个零件价格并非关键,核心在于高度整合的完整供应链[3] - 以义乌为例,塑料、马达、电路板等工厂高度聚集,电动车十分钟即可更换供应商,效率极高[3] - 一家中国小电扇工厂周围三十公里内即可找到全部配件供应商,并能完成包装配送[7] 印度制造业面临挑战 - 印度本土制造小风扇成本比中国高出三成,且零件精度无法达到中国水准[3] - 为凑齐一个小电扇部件需跑遍五个邦,部件质量不稳定,物流与品控成本高昂[7] - 印度2023年进口电机花费20亿美元,其中八成从中国进口[3] - 印度锂电池产能不足全球百分之一,而中国占据全球七成多产能[3] - 印度本土生产的摇头风扇价格比中国产品贵一倍,但内部芯片全为深圳生产[5] 印度产业政策与现实脱节 - 印度政府推出"印度制造2025"并耗资几十亿美元补贴电动车与电池厂,但收效甚微[3] - 印度批准建设的锂电池工厂总产量不及中国一个中等工厂[7] - 印度为电动车制订国产化要求,但因上游零件短缺遭车企抗议,政策难以执行[7] - 印度进口电池原材料还需征税,进一步推高本土生产成本[7] 核心技术差距与依赖 - 印度无法生产电机内的永磁体,电路板芯片和电池也依赖从中国采购[1] - 印度缺乏稀土加工技术,有矿却无法将矿石转化为永磁体,最终仍需从中国采购零件[5] - 印度制造业目前仅能进行组装工作,利润微薄,缺乏资金投入高难度技术研发[5] 市场行为反映结构性困境 - 印度博主经历大半年尝试后发现本土制造成本高于直接进口,最终转为中国货经销商[9] - 印度贸易商从中国进货后以两倍价格在印度销售,反映出本土制造的竞争力缺失[9] - 印度街头大量"印度制造"商品实为中国制造,仅更换包装贴标[5]
花几十亿补贴却造不出中国百元产品,印度制造怎么了?
搜狐财经·2025-09-30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