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实力 - 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307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047.7亿元,四年增量超过950亿元 [1] - 累计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2500多个,争取政策性资金1080.6亿元 [1] - 新增上市公司2家,总数达到11家,居全省第7位,新增挂牌企业396家,总数达到594家,累计直接融资870.9亿元 [1] 现代产业体系 - 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数字经济百强市 [2] -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4.9个百分点 [2] - 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省级87家,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个 [2] - 构建11条标志性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从"0"到"1"飞跃,被授予"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称号 [2] 区域协同发展 - 新增与京津冀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企业264家,引进科技成果119项 [3] - 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全域纳入济南都市圈规划,"错位互补"产业集群生态加速形成 [3] - 黄河流域产业技术创新中试基地联盟落户德州 [3] 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提高到57.3% [4] - 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 [4] - "以工代赈"新模式带动6.1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城乡居民收入比"较2020年缩小0.18 [4] - 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和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下的县实现清零 [4] 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 - 经营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地级市名单,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5] - 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元,是2020年的1.9倍 [5]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利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4倍 [5] - 推动"百姓无过错即可办证"改革,累计化解570多个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小区,惠及群众12.3万户 [5] 能源结构与生态环境 - 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76%,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59.1%,均居全省第1,新增全社会用电量全部实现绿电供应 [6] - 投资69亿元的华能四期开工建设 [6]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47.5%,下降幅度全省第1 [6] - 天衢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禹城多元融合现代科技产业园入选山东省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6] 民生与社会事业 -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28.0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超过"十四五"任务目标6个百分点 [7] -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23所,新增学位12.6万个,中小学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 [7]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45个,惠及群众8.56万户 [7]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长26.6%、37.9%,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8岁 [7]
德州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
齐鲁晚报·2025-10-01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