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侨家书里,有家更有国(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01 05:4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五封华侨家书,展现海外侨胞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祖国强盛的欢欣鼓舞、回国参与建设的强烈意愿以及持续支持国家发展的爱国情怀 [13] - 海外侨胞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回国投身建设、捐助公益事业、宣传祖国成就等方式贡献力量 [15][18][20][22][26] 华侨家书内容分析 - 1949年加拿大华侨梁葆常在家书中用"天亮了"表达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并于1959年变卖全部财产回国,将大部分资产用于支持家乡教育、医疗及农业等事业 [14][15] - 1955年24名留美学者联名写下《向祖国致敬》,放弃美国优渥生活回国,其中走出6位两院院士,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潮"典型代表 [18][19] - 1962年美国华侨司徒凯玲通过家书向外国师生展示广州发展变化,海外侨胞通过寄钱寄物、捐建学校医院等方式支持家乡建设 [20][21] - 1954年缅甸华侨李恩赐受邀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在缅甸坚持捐建华文学校并担任华侨协会理事长,积极推动华社工作 [22][23] - 1958年马来西亚华侨梁正全在家书中勉励回国弟弟"为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其两个弟弟分别投身农业合作社和汽车运输行业 [26][27] 华侨回国建设贡献 - 梁葆常回国后投身侨务工作,积极向海外华侨宣传祖国建设成就 [15] - 留美归国学者按国家分配赴工作岗位,钱学森等人联名发表公开信号召更多留美学生回国参与建设 [18][19] - 广府侨胞通过侨汇支持家乡建设学校、医院、道路,在国际舞台宣介祖国发展变化 [20][21] - 广西玉林华侨梁耀基和梁耀西回国后分别成为农村建设生力军和汽车站司机,将海外历练所得技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