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OpenAI的重大合同 - 公司披露了高达4550亿美元的剩余履约义务(RPO),较上一季度增加了3170亿美元,这主要源于一笔与OpenAI签订的价值3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建设合同[3] - 此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在一天内上涨约40%,市值增加约30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大单日涨幅之一[3] - 根据公司最新财务预测,其云基础设施收入有望在五年内增长近十倍,这可能反映了与OpenAI合同的期限[3] 公司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正从资本密集度低的软件商业模式转向资本密集度高的云基础设施业务[5] - 历史上,公司每投入1美元于物业、厂房和设备可产生超过2.6美元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而过去六年,资本投入增长了十倍,现在每1美元设备投入仅产生0.36美元的利润[5] - 为达成2030年1440亿美元的云基础设施收入目标,公司可能需要投入至少1850亿美元,其现金流在此大规模投资周期初期已转为负值[10] 合同的经济效益分析 - 公司预计本财年云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180亿美元,资本支出为350亿美元,若全部资本支出用于云业务且假设利润率为50%,则每投入1美元可能产生0.15美元的利润[8] - 考虑到英伟达大约每两年更新一次芯片,若公司设备使用寿命缩短至四年,其资本回报率可能降至7.1%,低于假设设备寿命为十年时的8.6%[9] - 公司已筹集约1000亿美元债务,其债务总额达到EBITDA的4倍,这对于软件业务而言是相对较高的杠杆水平[10] 行业竞争与回报比较 - 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公司Coreweave在最近六个月内物业、厂房和设备增加了55亿美元,其年化收入增加18亿美元,EBITDA增加8.38亿美元,每投入1美元于PP&E的回报为0.15美元,与根据甲骨文预估计算出的回报几乎完全相同[12] - 相比之下,亚马逊AWS业务每投入1美元于PP&E可产生0.46美元的回报,表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业务的回报率远低于成熟的云计算业务[12] - 当前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有相似之处,大量资本追逐一个被认定为高增长的行业,可能导致回报率下降[12] 历史比较与潜在风险 - 当前甲骨文的大规模资本支出与20世纪90年代末电信泡沫时期Level 3通信公司过度建设光纤网络的情况类似[4][14] - Level 3通信公司在泡沫高峰期假设EBITDA利润率为50%,需要30年才能收回投资,泡沫破裂后其减记了超过30亿美元的投资,股价在上涨11倍后下跌了95%[15] - 尽管公司未必会遭遇同样命运,但激进的资本投资很少能带来高资本回报,并且会显著增加所有参与者的风险[15]
Dot-com Déjà vu: Oracle's $300 Billion AI Bet Feels Famili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