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与监管动态 - 2025年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助贷新规)将落地实施 明确互联网助贷属于互联网贷款 应严格遵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规定 [2] - 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 确保借款人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定 [5] - 商业银行被要求加强互联网助贷业务贷后催收管理 发现存在违规催收行为应及时纠正 情形严重应终止合作 且不得委托有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贷款清收 [8] 银行合作方信息披露 - 多家银行近期公布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民营银行龙头微众银行合作方高达382家 分为营销获客、担保增信、催收服务三大方向 [3] - 上海银行公布零售互联网助贷合作机构共计19家 徽商银行公布合作方包括9家营销获客、11家共同出资发放贷款、8家支付结算、3家风险分担、8家催收合作方 [3] - 外资银行中至少有8家公布相关合作方 富邦华一银行合作机构最多达52家 友利银行最少仅一家 合作方类型涵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小贷公司、流量平台等 [3] 利率上限的司法与实践转变 - 司法实践发生转变 今年中开始不少受理法院认可网贷平台(主要为小贷公司)的金融机构身份 并参照24%年利率作为量裁标准裁定违约金、逾期罚息 [2][5] - 例如有判决显示 某小贷公司将35.98%的利息及罚息支付要求降低至24% 法院支持其作为金融机构借款利率应以年利率24%为限 [5] - 友利银行在公布合作方时明确提出相关产品年化利率最高不超过24% [5] 高利率产品现状与用户投诉 - 部分大型网贷平台尚存36%利率产品 有用户投诉称综合利率接近36% 例如有借款协议约定年利率为35.98% [6][7] - 用户投诉平台存在高利息问题 有反馈指出借款合同显示年利率36% 实际还款中包含担保以及会员费用 另有用户贷款综合利率在24%内 [7] - 存在36%产品的平台是暴力催收投诉重灾区 借款人投诉遭遇冒充公检法、骚扰亲友、公开个人照片等催收行为 [8] 平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 在24%利率渐成主流标尺线的背景下 尚存36%产品的大型网贷平台面临如何取舍的重要选择 [2][6] - 平台需面对是否保留36%产品的问题 以及若下决心砍掉超24%产品 需决定以何种标准进行新老划断 是主动调降存量贷款息费还是仅对要求调减或逾期的借款人降低息费 [8]
助贷新规今起实施 利率24%成红线
南方都市报·2025-10-01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