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涛:低利率时代更加呼唤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国庆大咖谈
第一财经·2025-10-01 10:21

货币政策与利率环境 - 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支持性状态,总量宽松,主要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1] - 预计未来低利率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 - 货币宽松对于治理物价低迷的效果欠佳,因后者通常涉及结构性问题 [2] 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作用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 - 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2]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有助于促进产业—科技—资本的良性循环 [3] - 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3] - “科创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 [3] 融资结构改革 - “负债多本金少”是中国融资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 [2] - 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2]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2] - 现阶段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下降,但企业信用债发得少,企业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5] - 大力发展包括股票和债券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才能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6] 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 - 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最终消费需求是必由之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财产性收入是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4] - 中国居民财富中不动产多动产少,动产中存款多非存款少 [4] - 居民资产配置正从不动产向动产转移,动产内部也从存款向非存款转移 [4] - “新国九条”及其1+N政策体系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分红、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推出举措,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4] 政策传导效率与国际比较 - 美国八成直接融资、两成间接融资的金融市场结构使其低利率政策能通过股市债市传导,产生巨大财富效应 [5] - 中国因居民财富中股票占比过低,即便股市上涨,正财富效应也不明显 [5] - 亚洲地区存在“重股市轻债市”问题,债务融资以银行信贷为主,银行体系出问题可能令社会融资体系瘫痪 [5] - “企业惜贷、银行慎贷”问题需通过发展直接融资来解决,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6] 金融强国建设与市场开放 - 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6] - “强大的货币”位列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首,其内涵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 [6] - 金融高水平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投融资和储备功能的关键 [6] - 制度型开放强调“边境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边境后开放” [7] - 通过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支持境外主体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