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ra 2的玩法很吸睛!但想持续赚钱,还有很多阻力
钛媒体APP·2025-10-01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OpenAI发布Sora 2,实现了AI视频技术的代际性跨越,从“能看”进化到“能演”,并推出独立APP,标志着AI视频的“GPT-3.5时刻”到来 [1] - 公司商业化路径初现雏形,分为C端付费、B端服务和社交生态衍生变现三大方向,但面临版权、社交根基和算力成本等现实挑战 [4][9] - 技术突破将视频生成从“工具”变为“社交载体”,其能否从“玩具”成长为“可持续盈利的产品”有待市场检验,但作为“广告原生”的C端产品潜力明确 [10] 技术突破 - Sora 2在物理逻辑模拟上取得显著进步,能生成符合真实力学的场景,如奥林匹克体操动作、精准模拟浮力和物体刚性,甚至能模拟“合理的失败”场景如投篮失手弹筐 [2][3] - 实现了音画同步,角色切换语言时口型能对上,环境音与画面精准匹配,多镜头切换时光线、细节保持一致,技术门槛降至“地板级” [3] - 模型能力真正靠近“世界模拟器”,对于任何实用的模拟器而言,模拟“失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3] 产品特性与功能 - 推出独立APP,初期采用邀请制,用户可创建内容、进行再创作、在信息流中发现新视频,并通过“客串(Cameos)”功能将自身“植入”生成的场景 [1][5] - “客串”功能允许用户通过一次简短的音视频录制,以极高还原度将自己“带入”任何Sora生成的场景中 [6] - 产品定位“非沉迷式”,优先推荐激发创作灵感的内容,而非单纯延长用户停留时间 [8] 商业化路径:C端付费 - 采用“基础免费+增值付费”的分层策略,ChatGPT Pro订阅用户可获得更高画质的“Sora 2 Pro”模型使用权 [4] - 已取消积分制付费模式,转为付费用户享受无限视频生成服务,专业用户获得高优先级生成体验,以提升付费意愿 [6] - 此策略旨在降低普通用户尝试门槛,同时通过专业功能筛选高价值用户,延续ChatGPT的付费转化经验 [6] 商业化路径:B端服务 - B端行业服务被视为更具想象空间的增长曲线,技术能力展现出跨领域适配性,如影视、教育、房地产等行业 [6] - 在影视领域可快速生成场景视觉草图,教育领域可制作互动式科普视频,房地产行业可创建虚拟样板间供沉浸式体验 [6] - 未来通过开放API接口,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工具授权中获取稳定收益 [6] 商业化路径:社交生态与广告 - 依托“Cameo数字分身”和“Remix二次创作”核心玩法,有望探索全新广告形态,如品牌发起“分身共创”活动实现病毒式传播 [7] - 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传播者,品牌能以更低成本触达目标群体,开辟独特的广告合作赛道 [7][8] - 视频形态天生适配品牌互动,若“分身许可+Remix传播”模式跑通,品牌可进行规模化共创 [10] 面临的商业挑战 - 版权规则采用“默认允许使用”,版权方需“主动选择退出”,可能引发影视行业强烈担忧和大量版权纠纷 [9] - 社交根基脆弱,初期靠技术噱头拉新,新鲜感消退后用户可能流失,社交产品核心是“关系链沉淀”而非技术 [9] - 高保真视频生成对算力需求极大,免费用户的算力投入需持续支撑,若付费转化不及预期将形成沉重成本负担 [9] 市场机会与展望 - AI将创作门槛降至“地板级”,人人可当“导演”,若跑通“整活-共创-沉淀兴趣社群”路径,可能生长出新生态 [9] - 公司产品是OpenAI第一个“广告原生”的C端产品,把视频生成从“工具”变成“社交载体”是重要一步棋 [10] - 美加地区已开放邀请码,首发iOS平台,安卓和网页版仍在开发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