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签证政策 - 中国于8月宣布并于周三推出新的K签证计划 旨在吸引全球科技人才 特别是STEM领域的年轻毕业生 他们不再需要本地雇主支持 且在入境频率和停留时间上更具灵活性[2][3] - 该政策被视为中国在技术雄心与移民政策之间寻求平衡的测试 重点吸引半导体、生物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战略领域的外国专业人才[2][8][14] - 与美国近期对H-1B签证施加10万美元申请费等限制形成对比 中国正通过更开放的姿态吸引人才以帮助其在关键技术领域追赶[8][13] 社会舆论与市场反应 - 新签证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强烈反弹 关键词K签证一度位列微博热搜榜首 批评认为该政策偏向外国毕业生 可能滋生欺诈申请 并加剧本已紧张的就业市场压力[3][4][5] - 官方媒体对批评作出尖锐回应 驳斥其为误导和狭隘 《人民日报》社论强调中国仍缺乏提升技术优势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出外籍人士仅占中国人口的01%至02% 远低于美国的15%[6][7] - 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公众反对 但国家资本主导的新政策将严格控制发放数量与标准 主要针对顶尖科技人才 对整体就业市场影响有限[9][11] 中国就业市场背景 - 中国就业市场持续恶化 8月份城镇失业率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 青年失业率(不含学生)在8月飙升至189% 为2023年新统计体系实施以来的最高值[9][10] - 今年有创纪录的122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加剧了受教育劳动力供应充足与白领职位短缺之间的错配[10] 政策战略意图 - K签证不代表中国移民政策的全面放开 中国历史上对低技能工人入境和外国人永久居留保持严格限制 该政策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举措 目标是战略性吸纳能增强中国竞争力的杰出个体 而非大规模招募[16][18] - 政策最终目标是依靠中国自身能力构建未来科技 吸引人才特别是面临美国企业竹天花板限制的华裔美国人 是展示中国体制优越性的机会[14][15][17] 其他经济动态 -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飙升 政府加强努力遏制过剩供应和损害企业利润的激进价格战 产能过剩问题的重组可能成为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持久主题[25] - 9月制造业活动官方指标显示收缩幅度小于预期 政府在国内需求疲软和全球贸易中断背景下加大遏制工业过剩产能的力度[26] - 中国股市因国庆假期休市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近2个基点至1878%[27][29]
CNBC's The China Connection newsletter: China's K-visa plans spark worries of a talent fl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