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美联手掀起去稀土风暴,中国掌握九成精炼能力,为何欧美仍敢叫板掀起稀土替代潮?
搜狐财经·2025-10-01 22:50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VAC公司声称于2025年9月造出不用重稀土的磁铁,性能类似优良磁铁并可大批量生产,但背后实质是欧美为挣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而进行的供应链角力 [1] - 所谓的去稀土化并非技术突破,而是各国因供应链安全担忧推动的产业重新洗牌,真实推动力是政府意向而非技术本身 [6] 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超七成的稀土资源,精炼能力占有九成多 [3] -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虽有稀土矿产,但提纯工艺仍需依靠中国 [6] - 美国于2022年将七家中国稀土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与西方的技术和货品交流 [4]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与替代努力 - 欧盟成立关键原材料联盟,将稀土列为高风险物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开发出适用于中低端设备的纳米磁体 [3] - 英国剑桥大学与DeepMind合作利用AI筛选材料,已找出三种有潜力的候选材料并处于测试阶段 [3] - 美国扶持本土企业,如Niron Magnetics研发出无稀土铁氮磁体,性能稍差但不依赖中国 [4] - 日本丰田与住友金属合作旨在将镝等重稀土使用比例削减七成 [6] - 韩国采用晶界扩散工艺制成高性能磁体,德国VAC进行模仿 [3] 技术应用与市场渗透趋势 - 在电动车电机、风力发电机、军用雷达等高端设备领域,未来数年仍需要依托稀土磁体 [6] - 在消费电子、小机器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中低端范畴,无稀土磁体正逐渐渗透 [3][6] - AI协助找寻新材料,实验室成效正慢慢进入工厂 [3] 中国的应对与技术发展 - 中国在重稀土回收技术上不断进展,回收率超七成 [6] - 中国潜心钻研高熵合金等新材料,积极推进技术反制谋划 [6] - 2025年上海磁材展将展示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影响后续局势 [6] 地缘政治与贸易措施 - G7计划为稀土设定最低价格,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加征关税 [3] - 各国行动的急切性源于此前美国限制中国芯片,中国以稀土反击后西方出现的慌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