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使用趋势 - 2024年四季度68%的受访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1] - 2024年四季度40%的受访企业在与第三国交易中使用人民币[1] - 外资企业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40%跃升至第四季度的67%[7] - 71%的受访企业将"资产安全性"视为使用人民币的首要原因[1] 人民币国际化驱动因素 - 人民币国际化逻辑正从"被动替代美元"向"主动参与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演化[2] - 企业选择人民币因其"好用、稳定,且不用看美元的'脸色'"[3] - 使用率跃升基于商业理性:流动性增强、清算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和制度环境友好[7] 金融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近一周合计成交额1.45万亿元[3] - 境外投资者买入人民币债券、增持A股核心资产,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3] - 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入市,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3] 政策与制度支持 - 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4]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2025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启动[7]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遵循"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8] 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7] - 该中心旨在成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桥梁,推动跨境支付向规模化、合规化与智能化演进[7] - 平台把发行、流通和清算全链条打通,兼容现有系统并支持智能合约[9] 全球货币环境变化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2025年9月30日创下历史新高3871美元/盎司[11]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近10%,人民币汇率年内涨幅为2.46%[11] - 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全球外储占比2.12%(2463亿美元),位列第六[12] 人民币功能演进与挑战 - 人民币功能从"结算货币"渐趋进阶至"投资货币",并试探"储备货币"边界[12] - 超过60%的企业认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复杂且更新频繁[13] - 近50%的企业将"资本流动障碍"视为主要瓶颈[13] 未来发展路径 - 未来需在政策简化、发展在岸衍生品市场、设计适配性金融产品三个层面重点攻坚[14] - 应构建"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双轮驱动模式,借助数字人民币在成本、效率和透明度上的优势[14] - 目标是将人民币从"可选"资产进阶为在全球贸易、融资与储备中"不得不持、不得不用"的硬通货[14]
人民币的温度
经济观察报·2025-10-01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