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携手党建联建成员单位 “进校园、进社区”“送服务、促消费”

文章核心观点 -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通过“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赋能产业和服务民生的实际效能,实现从单一合作到多元协同的跨越 [1][4][6] 党建联建“三进”实践活动 - 9月26日同仁堂集团参与东铁匠营街道第三届中医康养公益文化节,提供免费阿胶品鉴、中医义诊及药食同源产品,活动累计惠及2000余名居民 [2] - 9月28日同仁堂集团与北京工商大学启动“党建联建进校园”活动,通过签约共建、校园市集和招聘咨询三维模式,实现从企业联动到校企融合的跨越 [2][3] - 9月29日在东铁匠营街道举办惠民大集,设置近40个摊位提供商品展卖、养生知识及金融防诈服务,标志着党建联建与街道合作的深化 [4]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同仁堂集团与北京工商大学校企二级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明确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组研发团队、共享成果收益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3][5] - 校园市集设置40多个展位,涵盖健康义诊、老字号产品展卖及就业咨询,为2026届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 - 合作结合同仁堂356年历史与北京工商大学75年办学底蕴,旨在实现“1+1大于2”的聚合效应,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3][5] 政企协同与社区服务 - 在进社区活动中,企业与街道形成“双向赋能”,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街道提供属地保障,推动区域消费升级和居民幸福感提升 [5] - 中医康养文化节是政企协同服务民生的实践,街道的营商环境优化增强了企业扎根社区的信心 [2] - 党建联建模式破解国企“党建经营两张皮”难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为基层治理提供合作样本 [5][6] 机制价值与未来展望 - 党建联建一年多来实现了从单一合作到多元协同的跨越,为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可复制实践样本 [4][6] - 该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未来将推动“三进”活动常态化,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