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圈经济亮点纷呈——假期市场热点见闻
经济日报·2025-10-02 08:13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核心商圈通过“新业态+强体验”策略,结合多领域联动、多场景布局、多业态融合,有效激活消费潜力 [1] 北京商圈策略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大满贯“同城双赛”带动体育消费升温,并为周边商圈注入活力,中网特许商品深度融合城市文化元素,赛事期间快闪店内的限定款搪胶毛绒公仔供不应求 [1] - 朝阳区“花YOUNG潮外”UIC片区消费季形成“公园+商圈”新模式,将日坛公园、悠唐购物中心等串联,实现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的自然衔接,预计商场客流量将增长约10% [2] - 朝外街道组建商业联盟聚焦“年轻力消费”,通过网红美食和互动舞台等强调参与感、氛围感的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成为拉动客流的重要方式 [2] 上海商圈策略 - 静安区推出上海首个文旅商体展联动平台及“静安GO消费手环”,以数据模型为底座,通过四端协同为商圈优化场景动线、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撑,旨在提高客流转化效率 [3] - 平台以手环为纽带,打破商圈商户、文旅景点、体育场馆的物理边界,为消费者带来“互动式+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3] - 双节期间推出“时尚+体育”、“时尚+文化”、“时尚+消费”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联动平台打造覆盖全域的时尚消费以激发商圈活力 [3] 成都商圈策略 - 宽窄巷子通过构建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激发游客游览兴致,文化科技展设置5个互动点位,游客可通过招手“唤”出互动影像,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参观、打卡拍照 [3][4] - 街区运营战略侧重主题IP以提升互动感与沉浸感,双节期间联合成都博物馆推出“胖花迎国庆·胖虎耍成都”IP互动展,以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为游客留下独特记忆 [4] - 目标是通过更加潮流、多元、包容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向游客展示成都独特魅力,提供常玩常新的游览体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