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态势反转 - 美国在贸易争端中从主动进攻转为一再暂时妥协 [1] - 美国因国内零售商货架空、制造业零件短缺、日用品价格上涨而决定在日内瓦会谈中降温 [10] - 三次延期体现美国面对中国产业链优势缺乏取胜筹码 [12] 经济规模与结构对比 - 中国名义GDP为18.94万亿美元,美国为29.18万亿美元 [8] - 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达35.2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9.18万亿美元 [4][8]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30美元,美国为44200美元 [8] 工业实力与供应链韧性 -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铝产量接近六成,化工产品占全球超六成 [3] - 疫情期间中国口罩产能从几千万个迅速提升至上亿个,满足国内需求并支撑全球供应链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链,掌握钢铁、水泥、铝、稀土、化工和新能源等关键产业 [3][7] 贸易与财政数据 - 中国进出口总额6.16万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9913亿美元 [8] - 美国进出口总额4.11万亿美元,出现贸易逆差9184亿美元 [8] - 中国债务规模11.53万亿美元,美国债务规模36万亿美元 [8] 关键产业反制措施效果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痛点,迫使美国撤回制裁 [10][15]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其国内物价上涨,每个家庭承担额外成本,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甚 [13] - 美国制造业回流因生产成本高、供应链不完整受阻,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13] 全球经济实力格局变化 - 当前力量对比更依赖物质生产能力和产业链控制权,而非单纯美元霸权和虚拟经济 [16] - 危机时刻迅速扩产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成为经济强国硬核标准,中国在此方面表现显著 [5][18]
关税战第三次延期?美国的底气正在消失,谁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搜狐财经·2025-10-02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