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核心观点 - 挑战美国历史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叙事 提出非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传统中持续存在且具有中心地位的力量 [3][4][5] - 非自由主义并非对自由主义的简单反对 而是一种在复杂历史语境中萌发和穿行的广泛政治与文化思潮 与美国社会关系、政治权威、文化等级制度等议题密切关联 [6][7] - 著作旨在通过历史视角说明美国当前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并非突然背离自由民主规范 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根基 [5][13][14] 作者研究方法与视角 - 采用思想的社会史研究方法 重点考察非自由主义的实践和倾向如何在民间萌芽成形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被继承与重塑 [11][12] - 将非自由主义与不同时期的政治右翼联系在一起 但同时指出非自由主义并非右翼独有 左翼同样可能接纳其对于权利、规则与等级的理解 [10] - 著作的叙事时间跨度从17世纪北美殖民开始直至21世纪 覆盖美国革命、杰克逊民主时代、内战、进步主义时代、20世纪60年代等关键历史时期 [11] 非自由主义概念界定 - 非自由主义思潮鼓吹以民族为中心的动员和治理计划、依宗教划界的归属范畴、过度男性化的性别关系与性取向、暴力夺取与巩固权力的手段 以及用镇压来回应异议者 [6] - 非自由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包括统治者界定或限制权利 基于种族、民族、宗教和性别的排他性公民地位 个人意志的直接行使以及暴力被视为合法夺权手段等 [9] - 非自由主义与反自由主义相交织 后者是对自由社会及其主张的有意识攻击和否定 [6] 历史背景与当代关联 - 著作的构想成形于2016年至2017年 直接受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一政治事件的刺激 [13] - 特朗普现象被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分析 其崛起被解释为由主流政治及全球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共同铺设了足足四分之三个世纪的结果 [13][14] - 作者指出特朗普复活了重建时代的种族主义论调 强化了人们对国家爆发种族战争的恐惧 并召唤支持者进行多层次反击 [13]
李公明︱一周书记:历史迷雾中的自由之困与……美国的非自由主义
新浪财经·2025-10-02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