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与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435亿人,较前年新增1083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为4.6478亿人,同比下降1222万人 [1] - 当前城镇化率已攀升至6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三分之二 [1] - 城镇化通过加强城乡间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1] 城乡失衡的深层根源 - 1953年至1985年间,农业领域向国家输送资金约8000亿元,支撑工业年均11.2%的快速发展 [5] - 现代户籍制度作为资源配置凭据,在计划经济时期将农民固定在乡村以支持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 [5] - 当前户籍制度已孵化庞大既得利益集团,农村户籍持有者因土地资源价值提升而转变为新的既得利益群体,身份转换呈现单向性阻滞 [5][6] 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 - 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受政绩观驱动,但官员流动频繁导致项目连续性差,出现“干部一走,产业就散”现象 [15][16] - 企业主导型模式受宏观政策不稳定性、领导更替导致政策变化及项目盈利性差等问题制约 [17][18] - 成功的政企合作模式需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政府负责基建等公共品供给,企业聚焦业务建设和管理 [19] 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 需将乡村振兴与就业结合,建议对解决就业多的民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22][23] - 农村宅基地需要流转,以实现传统房地产向高质量房地产转型,但耕地必须严格保护 [23][2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立案调查案件总数达22万起,涉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达1.9万人,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与土地资源配置相关 [24] 农耕文明的现代转化 -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承继数千年农耕文明并使之现代化,儒家价值体系与现代工业文明无根本冲突 [10][11] - 城市居民应成为农耕文明的自觉传承者,通过制度设计、教育实践等路径推动全民参与式乡村振兴 [12] - 城市对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等需求激增,体现了城市对乡村文明的依赖与回归 [24]
他们为何不愿放弃农村户口?
虎嗅·2025-10-02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