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袁峰:躬身入局,做真正的CVC
36氪·2025-10-02 16:01

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 - 芯联集成是中国头部新能源半导体科技企业,专注于功率、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的模拟芯片及模块封装代工,为新能源、工控、高端消费、AI领域提供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方案 [1] - 公司通过分拆子公司芯联动力,汇聚了上汽、小米、小鹏、东风、宁德时代、博世、立讯、阳光、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等十余家产业方与"国家队"股东,构建强大的产业资本网络 [2] - 芯联动力在过去一年获得了超100亿元的订单,并锁定了未来四年至五年的碳化硅主驱需求,成为国内碳化硅领域的龙头企业 [2] - 公司未来十年目标是帮助补齐中国半导体"卡脖子"的短板,解决芯片产业"难而重要"的问题 [2] CVC(企业风险投资)模式与战略 - 真正的CVC不是简单地顺着产业链投资,而是要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市场环境、技术周期和企业战略进行投资布局 [4] - CVC的核心命题是如何与企业做好战略协同,实现双向赋能 [5] - 在新能源汽车萌芽期(市场渗透率仅4%),投资主轴是支持研发和布局未来所需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 [4] - 在当前阶段,投资逻辑是"补短板"(解决半导体卡脖子问题)和"锻长板"(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领跑优势) [4][5] - CVC的核心优势在于对产业链的判断能力和对产业未来的先知洞察能力 [19] 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芯联集成通过"资本+产业连接"模式,让车企不仅成为投资人,更成为研发合作伙伴 [6] - 实现"研发伙伴"的三层逻辑包括:资本作为深度合作纽带、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底层共识、研发端的深度绑定 [7] - 公司未来三至五年希望营造的生态分为三部分:供应链(共同迭代产品)、芯片设计公司(联合fabless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新兴应用(拓展新市场) [13][14] - 生态的核心是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解决问题、合力打造有竞争力系统,参考宁德时代的实践,形成"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整体 [1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57%,缺芯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交付的行业痛点 [1] - 碳化硅近90%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18年特斯拉率先采用碳化硅新型电控模块,推动整车实现更低能耗与更长续航 [6] - 汽车芯片目前国产化率还不到20%,离完全自主还有5倍提升空间 [15] - 中国半导体领域需要突破高端设备和零部件,如光刻机、离子注入机、检测设备等 [15] - 硬科技时代,芯片、新能源等领域难以仅靠PPT判断价值,需结合产业需求、企业技术、产品、团队、客户等多维度分析 [19] 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 - 袁锋在广汽资本期间主导投资地平线、中创新航、滴滴自动驾驶、速腾聚创、天岳先进等80多家国内知名"硬科技"企业,已有20多个项目成功上市 [1] - 芯联动力是CVC成功案例,由芯联集成自主孵化,约两年发展成为国内碳化硅领域率先在车上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6] - 成功的产业连接案例:帮助一家做机器人灵巧手的公司用一颗芯片替代整块PCBA板,大幅提升竞争力,并为此打开新市场 [14] - 优秀的CVC投资人需具备产业认知、定位逻辑和价值共生三维度能力体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