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水制氢技术背景与挑战 - 全球科研界致力于利用储量丰富的海水资源制取清洁氢气,以替代化石燃料[2] - 海水制氢面临杂质腐蚀设备及需先淡化处理等技术瓶颈,导致成本高企和商业化困难[2] - 丹麦与法国企业合作项目因淡化环节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而失败,凸显低成本是商业化关键[2] 中国技术突破与核心创新 - 谢和平院士团队创新采用相变迁移技术,通过浓氢氧化钾溶液和防水透气膜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绕过传统淡化步骤[5] - 该技术于2022年底在《Nature》发表,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引发国际关注[5] - 技术核心是利用蒸气压差,使海水经膜层转化为纯净水蒸气后直接电解,平台可由海上风电供电[13] 中国海水制氢项目进展与规模化 - 2023年5月,团队与东方电气在福建兴化湾完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平台“东福一号”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稳定产氢10天,纯度达99.9%[7] - 海试制氢成本低至每立方米0.4元,显著低于煤制氢成本[7] - 2024年7月,团队实现10立方米每小时样机陆地试验突破;年底中石化在青岛建成首个工厂化项目,每小时产20立方米绿氢并直接利用[9]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化物所调试250千瓦级系统,直流电耗为3.8千瓦时每立方米,纯度达99.999%;同年8月广东启动110立方米每小时项目[11] 行业影响与全球竞争力 - 中国电解器制造产能2023年翻倍至25吉瓦每年,占全球总产能的60%[15] - 截至2025年,中国已建成136座加氢站和11个氢燃料供应中心,推动氢能在交通和工业领域应用[15] - 外媒评价中国首创兆瓦级海水电解器,每小时产氢200立方米,成本低、纯度高,可能对石油行业构成颠覆性影响[13] - 欧盟2020年估算氢需求达5600万吨,中国低成本海水制氢技术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及潜在合作机会[13] 技术优势与未来发展前景 - 海水直接制氢技术优势包括不占用土地资源、不消耗淡水、可利用沿海风光余电,并能处理工业废水[13][11] - 技术推广可使沿海风电场转化为“氢矿”,海洋成为重要氢源,特别有利于中东、非洲等缺水地区[15] - 国家能源局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需求将达上千万吨,海水制氢将在新型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11] - 行业仍需应对海水长期腐蚀防护、规模化投资及供应链完善等挑战[15]
世纪难题被破解!中国攻克海水制氢,外媒:石油要变“廉价货”?
搜狐财经·2025-10-02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