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消费避坑!网上租车、订酒店时,当心这些“数字陷阱”
南方都市报·2025-10-02 21:29
信用免押租车服务协议与扣款纠纷 - 租车平台在用户发生涉水事故后,未经用户同意即从用户银行账户划扣6000元,该金额相当于原免除的租车押金和违章押金总和[1] - 法院判决平台退款,因平台用户服务协议未明确约定纠纷时平台有权依据出租方申请划扣信用免押款项,也未告知用户审查材料、款项处理及申诉流程[2] - 平台根据司法建议整改服务协议,明确信用免押模式下可扣款的情形、流程及用户申诉救济渠道[4] 跨境电商商品真伪与法律责任 - 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GUCCI腰带后,因第三方平台"鉴别为假"而提起诉讼,要求"退一赔十"[5] - 法院驳回诉求,因销售方A公司提供了完整的海外采购订单、发票、物流记录及进口报关单等证据,证明商品来源合法[6] - 法院指出国内奢侈品鉴定缺乏行业标准和权威机构,消费者提供的鉴定意见缺乏中立性和客观性,不足以证明商品为假冒[7]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与隐私保护 - 用户通过酒店集团APP预订境外酒店时,其姓名、国籍、电话号码、邮箱、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被共享至全球多个地区[9][10] - 法院认定酒店集团向商业合作伙伴及营销部门跨境共享个人信息的行为超出合同必需,对个人权益构成潜在风险,应承担侵权责任[11] - 该案明确个人信息处理章程若不符合公开透明原则,用户点击同意不产生法律效力,超出合同必需的跨境处理需增强告知并取得用户单独同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