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访网红城|天水:一座不“退烧”的西北小城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02 22:16

文旅市场复苏趋势 - 国庆中秋超长假期期间,文旅市场复苏趋势持续,多地景区门票售罄[1] - 2024年天水市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3%[18] - 麦积山大景区在全国5A景区排行榜中冲至第八位,高居西北第一[18] 网红城市现象与影响 - 借助社交媒体和流量经济,一批中小城市成为网红城市,被重新发现[2] - 天水因一碗麻辣烫在2024年春天成为继淄博、哈尔滨之后的又一座网红城市,走红前其GDP未破千亿,人口不足300万[4] - 流量为天水打开窗口,伏羲庙、麦积山等文化瑰宝出现在旅游排行榜上,洋芋、辣椒、花椒等农产品借热度走出大山[4] 麻辣烫产业现状与发展 - 自麻辣烫爆火后,天水麻辣烫店铺数量稳定在1400家左右,比走红前增长五倍[8] - 头部商家如“马玉林”、“哈海英”已开始布局预包装麻辣烫产品,该产品在线下门店、超市、火车站随处可见[8] - 与全国性品牌相比,天水麻辣烫产业呈现“小、散、弱”特点,家庭作坊式经营居多,品牌意识薄弱,创新动力不足[10] - 预包装产品缺乏本地标准化食品生产企业,头部品牌需向外寻求产能支持,如马玉林与宝鸡厂家合作,哈海英依托重庆工厂代工[10] 政府与行业应对措施 - 当地政府迅速响应,文旅部门优化硬件,政府单位提供车位,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市民组织爱心车队和志愿者服务[15] - 天水申请将麻辣烫纳入“中华名小吃”名录,推动品牌出海,并启动“天水麻辣烫”集体商标注册[10] - 天水市商务局牵头成立“麻辣烫产业协会”,整合经营、加工、原料等环节企业,下一步考虑自建工厂、研发标准化半成品[10] - 政府借势建立长效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督、服务质量提升、城市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升级纳入常态化管理[17] 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 流量高潮退去后,天水文旅呈现平稳持续的“长尾效应”,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游客来源地从周边省份扩展至东部、沿海城市[16] - 麻辣烫作为引流入口,使天水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被看重,当地政府系统推出11条产业链方案,编制投资机会清单实现靶向招商[21] - 截至2024年11月底,天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3个,总投资798.63亿元[22] - 在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期间的招商推介会上,天水独揽20个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17.22亿元,客商参与度较前两年翻了几番[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