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摩都,电动车产量半年激增近59%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03 08:50

重庆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 - 重庆电动车产量2024年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 [1] - 2025年上半年产量飙升至219.75万辆,同比激增58.6%,增速远超行业平均的29.5%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实现年产量超1500万辆 [1][13] 产业基础与配套 - 重庆已吸引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入驻,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品牌均已设厂 [1][7] - 本土配套率超过60%,电机、电控、车架等核心总成基本实现就近配套 [1] - 雅迪在永川构建的产业链使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60% [12] 智能化转型进展 - 台铃大足基地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搭载华为鸿蒙智联系统,实现手机靠近解锁、里程预测等功能,上市即获万台订单 [11] - 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研发出"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融合AI、北斗与移动通信技术 [11] - 头部品牌已将无钥匙解锁、手机APP互联、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作为高端车型标配,81.5%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智能化车型 [14] 企业转型案例 - 宗申电动摩托车产销量从2022年的35.83万辆增至2024年的53.14万辆 [7] - 隆鑫推出高端品牌"茵未",宗申与比亚迪合作研发长续航电池 [7] - 虬龙科技的轻量化电动越野车销量已突破10万台,证明特定场景下用户愿意为智能体验付费 [12] 出海战略与布局 - 重庆将高端摩托车纳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布出海工作方案 [16] - 目标到2027年电动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200万辆,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80% [16] -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网络,形成覆盖东南亚、欧洲的快速物流网,可实现当日发车第三日抵达老挝 [16] 市场竞争与挑战 - 东南亚两轮车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但电动化率较低 [17] - 性能对标燃油摩托的锂电摩托车价格是燃油摩托的2–3倍,在东南亚面临价格过高难以普及的问题 [18] - 东南亚市场需面对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等日企的竞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