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后新冠时代,疫苗领跑者Moderna前景如何?
ModernaModerna(US:MRNA) 虎嗅·2025-10-03 10:0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历程划分为技术奠基(2010-2019)、新冠红利与爆发增长(2020-2022)以及后疫情时代的战略转型(2023至今)三个阶段 [2] - 2013年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获得2.4亿美元预付款,极大验证了技术平台潜力 [7] - 2018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创下当时全球生物科技公司最大IPO纪录 [9] - 新冠疫情期间迅速开发出mRNA-1273疫苗并获紧急使用授权,实现爆发式营收和利润增长 [10][11][12] - 后疫情时代战略重心转向构建多元化产品组合,覆盖传染病疫苗、肿瘤免疫疗法及罕见病治疗等领域 [13][14][15] 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 核心护城河是端到端的mRNA技术平台,由核苷修饰技术、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和规模化生产工艺三大支柱构成 [19][20][21][22][23] - 技术平台可将针对新病原体的疫苗设计和原型生产控制在数周内,极大缩短传统疫苗研发周期 [25] - 基于标准化体外转录化学反应,易于实现大规模、高通量标准化生产,目标将长期毛利率提升至75%-80% [23][27] - 平台具有强大延展性,研发布局已从传染病预防扩展至肿瘤免疫、罕见病、心血管疾病等多个前沿治疗领域 [26][28] 研发管线与产品组合 - 公司拥有超过40个在研项目,覆盖传染病、肿瘤免疫、罕见病等高价值领域 [30] - 关键后期管线包括CMV疫苗、流感疫苗、流感+新冠联合疫苗以及与默沙东合作的个体化肿瘤疫苗,均面向数十亿至上百亿美元潜在市场 [31][34] - 个性化肿瘤疫苗mRNA-4157针对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预计2026年公布数据,是决定长期价值的关键催化剂 [17][39] - 季节性流感疫苗mRNA-1010 III期试验显示出优于现有疫苗潜力,预计2025-2026年上市,是后新冠时期首个重要收入来源 [18][37] - RSV疫苗mRESVIA已获批,标志着产品组合向新冠以外领域拓展 [35]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营收从2022年193亿美元高点骤降至2024年19.3亿美元,并预计2025年转为净亏损约8亿美元 [43] - 已将2025年营收指引从15-25亿美元区间下调至15-22亿美元,主要归因于英国部分合同收入递延至2026年 [44] - 已启动全面成本控制计划,包括裁员10%、将2025年资本支出从4亿美元下调25%至3亿美元 [45][46] - 计划将GAAP运营成本从2026年54-57亿美元降至2027年47-50亿美元,目标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47][48] - 预计到2025年底仍将持有约60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为渡过转型期提供关键缓冲 [49][5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mRNA药物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Moderna与Pfizer/BioNTech联盟共同主导,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约为24.2%和19.8% [52][54] - 竞争焦点正从COVID-19疫苗转向流感、RSV及肿瘤疫苗等新战场 [55] - 大型制药企业如GSK、Merck、AstraZeneca正通过战略合作或收购加速进入mRNA领域 [56] - 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如CureVac、Arcturus及中国企业石药集团、康希诺也在加速布局mRNA技术平台 [59][61] 核心产品市场表现 - 新一代COVID疫苗mNEXSPIKE已获FDA批准,预计2025年下半年商业化上市 [33] - SpikeVax在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1.14亿美元,同比下降38%,市场需求已从疫情高峰期大幅回落转为季节性市场 [41] - RSV疫苗mRESVIA III期试验显示初期有效性为83.7%,但一年后有效性降至约50%,面临来自辉瑞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41] - 流感/COVID联合疫苗mRNA-1083因FDA要求补充流感效力数据而撤回上市申请,商业化进程已推迟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