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支持徐高对达里奥的批评,认为达里奥将适用于微观个体的债务周期理论错误地应用于主权货币国家层面 [1][3] - 核心论点是主权货币发行国的本币债务性质与私人部门债务根本不同,政府理论上不会发生本币债务违约 [3][4] - 宏观经济并非可精确预测和调节的机器,其运行受到主体预期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达里奥的机械模型存在缺陷 [7] - 文章指出徐高的观点与现代货币理论高度一致,并认为东方对MMT等非正统经济思想的态度更为开放和实用 [10][11][14] 对达里奥理论的批评 - 达里奥的核心论点“债务不可能永远涨得比收入快”对家庭和企业等“用钱者”成立,但对“发钱者”的主权国家不完全适用 [3] - 主权货币发行者无需像公司一样精打细算,可以直接用自己发行的货币购买劳动和资源 [3] - 主权政府拥有中央银行,能创造本币,理论上永远不会发生本币债务违约,其现金流是“内生”的 [4] - 出问题的通常是私人部门的债务,而非政府的本币债,两者在宏观账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4] - 根据会计恒等式,政府赤字等于私人部门净储蓄,削减政府债务等同于削减私人净储蓄 [6] 宏观经济方法论 - 将宏观看作“机器”的说法已被学界抛弃,因为经济主体有“预期”,会随环境改变行为 [7] - 政策效果因宏观条件不同而异,国家在合适条件下可长期通过加债支撑经济,而不必恐惧危机 [7] - 经济不是结构明确、按周期运行的机器,而是复杂系统 [7] 现代货币理论的关联与东西方对比 - 徐高的两点主要论点与现代货币理论的思路高度一致 [10] - 在西方,MMT多被视为异端邪说,经济学者更偏好达里奥代表的“正统常识” [11] - 在东方,MMT经历了从“异端”到“被认真讨论”的过程,思想更为开放,更注重实用性 [11][14] - “该花就花”有前提条件,即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通胀低,政府的真正约束是“真实资源”而非“钱不够” [12] - 当下中国符合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通胀低的安全线,因此应该加大赤字和债务 [13] 经济思想的实用主义转向 - 经济理论本身没有形状,其价值在于能否产生实际效果和解决问题 [14][15] - 全球思潮呈现出回归实用主义的趋势,不再局限于“西方经济学”这一单一范式 [14] - 意义的标准在于思想能否产生实际结果,能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有意义的 [15]
邪修MMT大战达里奥
虎嗅·2025-10-03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