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经济观察报·2025-10-03 12:17

论坛与报告发布 - 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在崇礼举办,主办方为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方为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和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协办方为上海电力大学及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1] - 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张波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报告(2025)》,报告聚焦资源禀赋、能源供需格局演化、能源转型政策解析、能源企业简介及与华合作现状等五大核心维度,覆盖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的共建国家 [1]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员与企业文化建设部主任毕湘薇发布了《电力行业ESG体系建设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电力行业ESG发展的现状、成效及问题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构建共治格局 [1] 新能源市场体系挑战 - 新能源主要依靠电能量价格获取收益,无法反映其多维价值,面临市场化加速带来的价格风险加剧问题 [2] - 支持新能源自主支撑能力提升的辅助服务和容量机制尚未建立 [2] - 新能源的绿色价值未得到充分反映 [2] 新能源市场体系构建建议 - 建议协同推进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绿证市场的机制设计,以完善体现新能源多维价值的市场体系 [3] - 在电能量市场方面,需建立适应新能源特性的中长期交易机制,丰富交易模式,优化跨省跨区交易,鼓励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并落实可持续发展价格机制 [3] - 在辅助服务市场方面,需拓展新型辅助服务品类,完善成本分摊与价格传导机制,以应对高渗透系统的动态调节需求 [3] - 在容量市场方面,近期应完善容量保障机制并扩展覆盖范围,合理评估新能源可靠容量,远期探索建立容量市场 [3] - 在绿证市场方面,需激发绿证消费需求,推动全国流通,完善交易机制,并加强“电-证-碳”机制衔接 [3] - 为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与收益优化,需激发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潜力,并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和主动支撑能力 [3] 能源上市公司ESG评价 -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与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 [4] - 报告评价体系涵盖37个定量指标和43个定性指标,首次引入关键财务指标,定量指标权重占比80%,定性指标权重占比20% [4] - 报告针对在上海、深圳、北京、香港四大交易所上市的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不含ST、*ST公司)开展ESG评价,历时半年编制完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