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出口现状与困境 -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高达2214万吨,但自2025年5月起,中国买家已完全停止新订单,导致新季对华销量为零[2] - 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价格从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上跌至勉强8美元,2025年上半年整体出口下滑,对华市场份额从上年的20%跌至谷底[2] - 当前关税累加至34%,加上增值税和最惠国税,导致美国大豆对中国进口商而言每吨贵了20多美元,失去价格竞争力[4] 历史背景与结构性问题 - 2018年贸易战曾导致美国农业损失260亿美元,大豆行业首当其冲,目前情况更为严峻[4] - 美国大豆长期过度依赖单一中国市场,过去20年中国从美进口比例从41%降至2024年的21%,并在2025年直接清零[8] - 美国大豆年产量约1.2亿吨,而中国年进口量超过9000万吨,失去中国市场相当于失去四分之一的出口份额[6][8] 中国进口策略的转变 - 中国积极推动进口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进口大豆4937万吨,其中巴西占71%,阿根廷份额升至15%,美国采购几乎为零[10][12] - 2024年中国进口1.05亿吨大豆,巴西供应7465万吨,美国份额仅剩两成;2025年进一步引入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源[14] - 中国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期货锁价等策略规避风险,阿根廷于2025年9月取消大豆出口税后,中国买家在两天内敲定130万吨订单[12][14] 南美生产国的崛起 - 巴西大豆产量全球第一,超过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2%,而美国占28%,南美在产量和季节上具备优势[12][16] - 价格优势明显,巴西大豆价格为每吨439美元,比美国豆便宜21美元,促使中国进口商迅速转向[12] - 2025年8月中国单月进口大豆1227万吨,创历史第二高,主要货源来自巴西和阿根廷[12] 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 - 中国国内大豆产量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2171万吨,亩产183公斤创下新高,种植面积回升至1958年水平[18] - 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覆盖17省1500万亩,例如山西2023年投资1.64亿元补贴82万亩试验田,实现农民收入翻番[18] - 计划在十年内将国内产量提升至3600万吨以上,自给率从16%向20%迈进[18] 全球市场格局的重塑 - 市场格局从美国一家独大转向南美主导,供应更稳定,价格更可控,形成了巴西为核心、阿根廷补充、其他国家兜底的多元体系[16][2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1.8%,价格稳定,确保了国内肉类供应和大豆非主粮用途的稳定[20] - 美国豆农尝试转向印度(年需500万吨)或开发生物燃料,但效果有限,2025年第一季度已出现破产案例[22]
美国农民还没有意识到:中国一粒大豆都不买了,是个历史的转折点
搜狐财经·2025-10-04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