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内部分析指出,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全款买房相较于贷款可能产生隐性亏损,主要源于流动性丧失、通货膨胀侵蚀购买力以及放弃潜在投资收益三个方面 [1][3][5] 流动性分析 - 全款购房会将大部分积蓄一次性套牢,导致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资金严重不足,可能被迫借用高成本贷款,例如年利率5.8%的消费贷,产生额外利息支出 [3] - 采用贷款方式购房,例如支付30%首付(44.4万),可保留大部分资金(102.6万)用于应急储备和装修,符合央行建议的保留3-6个月生活费(以月花5000元计,需3万)作为应急资金的原则 [3] - 全款购房者因资金锁死,在急需用钱时可能需承担高息贷款或低价变现理财产品的损失,其成本可能超过贷款利息 [3] 通货膨胀影响 - 长期通货膨胀侵蚀货币购买力,过去10年CPI年均涨幅约2%,按此计算,现在的100元在30年后购买力仅相当于现在的55元左右 [4] - 贷款购房者通过分期还款,可利用未来价值较低的钱偿还当前价值较高的债务,例如30年贷款月供4500元,在2%通胀下30年后实际购买力仅相当于现在的2475元 [4] - 全款购房相当于在当前一次性支付了具有高购买力的资金,放弃了资金随时间推移而自然贬值的特性 [4] 投资机会成本 - 贷款购房所保留的剩余资金可通过低风险投资产生收益,例如将100万存入年利率2.6%的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年利息收入可达2.6万,部分覆盖年利率3.2%的贷款所产生的约3.32万年利息,差额仅为0.72万 [6] - 若使用年利率2.6%的公积金贷款,其年利息约2.7万,几乎可被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完全覆盖 [6] - 若有长期投资渠道,如定投指数基金(参考沪深300指数过去10年年化收益约6.5%),100万本金按6%年化收益计算,10年后可增值至179万,20年后可达321万,收益远超全款所享受的折扣 [6] - 银行内部建议,若剩余资金能找到年化收益率不低于贷款年利率的投资机会,则应选择贷款购房 [7]
银行内部流出的4笔账,看完才知道全款买房多亏
搜狐财经·2025-10-04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