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一个“黑天鹅”,11月5日来袭?
华尔街见闻·2025-10-04 20:14

核心法律争议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开庭审理特朗普政府系列关税的合法性,判决结果可能导向退还数十亿美元税款或确认总统拥有近乎"君主"般的权力[1] - 司法对决的核心是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将贸易逆差定义为"国家紧急状态"作为加征关税的法律基石[3] - 已生效的关税将美国有效消费品关税税率推高至17.9%,为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3] 诉讼双方立场 - 白宫辩护理由包括贸易逆差构成外部威胁、IEEPA文本未排除关税工具、关税将受国会周期性审查[4] - 法律界主流观点认为政府法律依据薄弱,核心逻辑在于"重大问题原则",即具有巨大经济和政治意义的行政行为需国会明确授权[5] - 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等保守派法官以往对"重大问题原则"多有支持[6] 市场影响与潜在后果 - 市场已将关税影响部分计入定价,财政部长预测未来几年年度关税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该收入有助于削减财政赤字并支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4%附近[7] - 若裁定关税非法,白宫可能需退还数十亿美元税款冲击财政,政府地缘经济策略将动摇,或转向《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但可能造成政策混乱[8] - 若政府胜诉,总统权力将极大扩张,可更自由地绕过国会实施重大经济决策,负面经济数据叠加败诉裁决可能触发市场剧烈动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