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结构变化 - 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6882.8亿美元,是1979年建交时的275倍,但贸易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2] - 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2213万吨,同比下降5.7%,占比跌至12年来最低 [2] - 美国伊利诺伊州积压约2000万吨大豆无人问津 [3] 美国对华出口困境 - 美国对华出口以农产品和资源品为主,其中农产品占比23%,矿物质、石油和天然气占比17.6%,此类商品技术含量低且易被替代 [9] - 中国目前仍是美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目的地,占比近五分之一,但大豆进口占比已从主导地位下滑至20%左右 [11] - 美国试图向中国推销大豆和天然气等中国已不稀缺的商品,同时限制如芯片等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 [12] 中国进口替代与多元化 - 在大豆进口方面,巴西抢占先机,2024年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达7465万吨,占总进口量比重高达71.1% [7] - 美国在其他领域的订单也被其他国家取代,包括金属产品订单转向东南亚、中高端陆地棉生意归巴西、能源供应由沙特和俄罗斯抢占、乳制品份额被荷兰收取、坚果生意落至澳大利亚 [7]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中,机械、电子、光学、医疗设备等科技产品成为主力,出口额达5243亿美元,占对美出口总额的63% [9]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出口国 [12][14] - 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芯片出口增长13.2% [1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集成电路和芯片增长23.3%,船舶与海洋装备增长20% [16] - 2025年前两月,中美贸易总值达7336.7亿元,同比增长3.5%,中国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占比持续攀升 [16] 历史对比与产业演变 - 历史相似性显现,美国在1784年通过“中国皇后号”对华贸易时,中国商品在美国热销,而美国运来的羊毛、铅块、皮毛等商品则无人问津 [20] - 过去几十年中国持续攻克技术难关,而美西方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近20年缺乏新技术突破,导致其可卖的高附加值商品越来越少 [22] - 中国工业产值已超越美、德、日、韩总和,占据全球近半贸易顺差 [26]
美国2000万吨大豆滞销,中国却成全球最大芯片出口国
搜狐财经·2025-10-05 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