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市何以人气爆棚
经济日报·2025-10-05 05:58
核心观点 - 地坛书市通过文化底蕴、政策支持和体验创新相结合,在数字化阅读时代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流并实现了显著的图书销售额,为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1][2] 文化底蕴 - 地坛公园作为历史古迹和文学符号(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使书市超越单纯购书,成为文学对话的场所 [1] - 《我与地坛》2025典藏版新增英文朗读与图像小说形式,推出后引发抢购,体现了文化共鸣的吸引力 [1] - 书市数十年积累的口碑在文学典籍与读者间建立了深厚情感连接 [1] 政策支持 - 北京市通过消费券、联合折扣等市场化方式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1] - 本次书市发放近850万元图书惠民券,设置多档位满减,覆盖主展场及多家书城,并对特殊群体额外增发 [1] - 高力度补贴激发了购书热情,带动客流与销售额攀升 [1] 体验创新 - 书市规划为"阅读+文旅"复合场景,包括非遗市集、中医体验区等,提供独特感官体验 [2] - 文创产品如"鲁迅同款毛背心"、"地坛小鸽"玩偶等将文学IP转化为生活符号 [2] - 百余场文化讲座、高校巡展等活动覆盖不同年龄层读者,增强参与感与归属感 [2] 运营成果 - 书市持续11天,累计接待读者55万人次,举办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 [1] - 图书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许多读者携带行李箱购书,形成文旅风景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