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在2025年9月已降至零记录,中国去年进口了价值12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但今年采购量直接归零 [1] - 美国农场主的谷仓占用率超过90%,新豆收获季即将到来,储存空间严重不足,农业州压力直达白宫 [1] - 高额关税导致大豆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印第安纳州农民协会联合十余个农业团体向白宫提交联名信 [1] 中国大豆进口策略调整 - 中国在特朗普发声前一个月进口了近1400万吨大豆,创下历史第二高记录,这些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和阿根廷,其中巴西大豆占比超过70% [3] - 南美大豆因关税优势价格低于美国产品23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市场的自然选择 [3] - 中国商务部官员透露农产品采购遵循市场规律,拥有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巴西和阿根廷今年大豆产量增幅均超过15%,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 [5]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从美国进口的能源产品几近归零,包括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气 [3] 美俄货币与贸易博弈 - 普京修正俄罗斯的"去美元化"立场,强调只是"被禁止使用美元",这一表态与过去几年高调推进去美元化的姿态形成对比 [1][5] - 2023年俄中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达90%,但俄罗斯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仍面临结算困境 [5] - 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获得的人民币大部分只能用于从中国进口商品,印度拒绝使用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坚持用卢比结算,导致俄罗斯积累大量难以在国际市场使用的卢比 [7] 美国对去美元化的反应 - 特朗普政府去年11月曾警告,若金砖国家不放弃打造新货币取代美元的计划,美国将对其加征100%关税 [7] - 今年7月巴西金砖峰会后,特朗普立即对巴西单独加征50%关税,并明确表示美元丧失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等同于美国在一场世界大战中遭遇惨败 [7] 地缘政治与外交互动 - 特朗普计划于四周后与中方代表会晤,大豆议题将成为磋商重点,但白宫尚未公布具体行程,中方仅表示"双方正在沟通之中" [3] - APEC峰会定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为中美领导人会晤提供了自然场合,特朗普核心团队正在低调筹备行程 [11] - 中国外交部对会晤持开放态度,但强调需要"相向而行、守信履诺" [11]
特朗普官宣10月底和中方会面,紧要关头,普京转向,宣告不反对美元
搜狐财经·2025-10-05 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