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2027年发电!【附核电行业发展趋势】
前瞻网·2025-10-05 10:25
BEST项目技术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2] - 杜瓦底座是BEST装置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2] - 杜瓦底座安装完成后,将开始安装磁体、真空室等核心部件,最终封闭形成真空环境以确保托卡马克运行[2]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计划于2027年建成并演示核聚变发电[2] 中国核能发展现状 - 中国核裂变发电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运核电机组额定装机容量从2016年的33632.16MWe持续提升至2023年的57031.34MWe,运行核电机组数量从35座提升至55座[3] -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在运核电机组额定装机容量达到58218.34MWe,运行核电机组数量为56座,在建核电规模全球第一[3] - 目前核电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仅有2%,作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未来核聚变发电存在巨大市场空间[5]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可控核聚变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国务院国资委启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为未来能源重要方向[7] - 国家能源局将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7] - 可控核聚变相比核裂变在安全、绿色、能量密度等方面更具优势,被认为有望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7] -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此举有望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动力[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