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的每张电子发票,都在参与一个“千亿大项目”
中国证券报·2025-10-05 19:54
政策实施核心 - 自10月1日起,中国铁路和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和电子行程单,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和纸质行程单 [1][2] - 该政策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推行全环节、全要素数字化电子发票的一部分 [1][4] 铁路行业实施细节 - 旅客可在行程结束或办理退票、改签之日起180天内,通过铁路12306、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2] - 为保障老年人和脱网人士等群体,铁路部门增加了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 [2] - 旅游、学生、研学等团体票不支持乘车人本人开具,需由购票人按流程开具 [2] - 铁路电子发票过渡期为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并行使用 [3] 民航行业实施细节 - 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 [3] - 民航电子行程单过渡期至2025年9月30日,过渡期后不再提供纸质行程单 [3] - 民航局将协同相关部门推进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旅客运输服务使用电子行程单的工作 [2] 数字化进程与效率提升 - 铁路部门于2020年6月已全面实行电子客票,不再提供纸质车票 [3] - 新电子税务局集成“智能开业”、“自动算税”等场景,90%的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可在3分钟内办结 [4] - 70%的纳税人仅需一键确认或补正少量信息即可完成纳税申报 [4] 经济效益与成本节约 - 电子发票的普及每年约减少印制300亿张纸质发票 [1][4] - 电子发票每年可节约企业发票开具、邮寄等用票成本1000亿元以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