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停购澳矿背后:一场关乎定价权的地缘博弈
搜狐财经·2025-10-05 20:41
铁矿石贸易博弈背景 - 中国市场的一个决定引发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失望 凸显铁矿石贸易博弈的惊心动魄 [3] 铁矿石定价权与市场动态 - 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跌19%的背景下 必和必拓要求逆势涨价15% 暴露西方国家长期把持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傲慢 [4] - 现行定价机制使中国钢铁行业每年多付出上千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4] - 伦敦交易所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5% 显示市场反应 [4] 中国采购战略与反制措施 - 中国启动多元化采购战略三年后 成功将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占比从高峰期的70%降至63% [4] - 中国停购澳大利亚铁矿石是对G7密谋稀土限价消息的精准反制 展现以矿制矿的策略 [6] - 此举被视作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 而非简单的贸易反击 [6] 人民币结算与金融基础设施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直指美元结算体系带来的汇率波动隐性成本 [5] - 人民币结算旨在重构全球矿业贸易的金融基础设施 类比上海原油期货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定价基准的成功 [5] - 澳大利亚铁矿石年出口额达1160亿澳元 支撑西澳州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因此对人民币结算要求感到恐慌 [5] 战略影响与行业展望 -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使中国在贸易博弈中具备说“不”的底气 [4] - 当能够用人民币购买铁矿石时 被视为中国制造真正站起来的标志 [6] -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 市场将决定下一个十年的主导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