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回流药人人有责
经济日报·2025-10-06 06:00
监管动态与成效 - 国家医保局公布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的典型案例,显示科技手段赋能监管的成效[1] - 药品追溯码的应用使串换药品、非法购销药品、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数字技术追踪下现形[1] - “买药先扫码、卖药必扫码”的社会共识已基本形成,回流药的生存空间被压缩[1] 回流药的定义与危害 - 回流药是指通过非法渠道回收已流出正规医药流通环节的药品并重新流入市场的现象[1] - 不法分子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参保人倒卖医保药品,或将过期药翻新、用真药盒装假药销售[1] - 回流药严重威胁群众用药安全,侵蚀医保基金,扰乱市场秩序,对正规药品市场产生冲击[1] 药品追溯码的技术原理 - 按照规定,一盒药品只应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存在多次终端结算扫码记录则可能是回流药、假药或被串换销售[1] - 过去受限于技术手段导致治理效果有限,目前药品追溯码的推广应用正在改变这种局面[1] 未来治理方向 - 需要提高违法成本,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倒卖回流药的法律责任,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惩处力度,如采取限制经营、降低医保待遇等方法[2] - 应发动各参与主体形成共治格局,统一数据标准,破除信息流通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增强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间协作[2] - 药店和消费者应严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药品安全管理,发现回流药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2]